1)第1137章 抵达_花开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78年10月,《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选择了一个中国人。

  标题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文中惊叹:“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他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有关于中国人的话题,在美国被炒开了。

  炒作什么的,最喜欢了……

  这事情一出,立马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就好像之前,双方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时候一样:消息灵通的记者已通过各种渠道打探到了消息,他们迅速聚集在白宫,想了解第一手资料。但无论记者怎么要求,白宫方面都避而不见。不甘心的记者们又跑到中国联络处,可那边也让工作人员把门关起来不见,只是在等待着约定的时间。为了找一个适当的理由让华人来见证这一时刻,他们事先想好了以看电影为名来邀请。

  双方的态度变化,实际上是从尼克松时期就开始的。

  因为历史的转变,尼克松并没有遭遇水门事件,所以尼克松在第二次任期的时候,还是很有口碑的,再加上《金融法案》,这更是成就了现在的尼克松。

  而所谓的中美建交3个原则、其实就是指美国与呆湾的关系,简称为断交、废约、撤军,以往屡次谈判都卡在这个关系上。正因为尼克松总统接受了这3个原则,中美两国才加快了建交谈判步伐。

  不过在尼克松时期,双方的进展却也就这样了。

  虽然双方之间的关系已经很好了,可之后,问题就来了。

  在接下来的谈判进展中,双方取得的成就并不大,都卡在对台武器军售上,谈了10多次也没谈下来。

  但……怎么说呢,苏联是中美友谊的桥梁。这句话可一点错误都没有。

  在福特上台之后,苏联的安德罗波夫也差不多彻底的掌控了苏联的局势。

  而安德罗波夫在这个时候,也改变了对中国的策略。

  正因为这样,当里根上台之后。他火急火燎的就对中国人做出了让步,准备将中国从苏联的怀抱之中拉过来。

  而中国方面也觉得可行,他们决定就这样子吧,先建交,建交之后继续谈判卖武器给海峡对岸的问题。不过虽然说先建交,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也决不让步。对他们而言,只要是原则问题。决不让步。

  到了最后,甚至这个问题都写在建交谈判上,建交后继续谈判卖武器问题,甚至也写在建交公报上。

  ……

  阿拉斯加安格雷季埃门多尔夫空军基地。

  凯瑟琳正笑着和副总统老布什谈话。

  ——对,就是老布什。

  自从里根当上总统之后,里根就让老布什当了副总统,也就是现在这样。

  而现在,老布什在这边。也是准备迎接中国人的——因为专机将先在这里停留,然后等待七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