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定价权_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的诚意,以及改革决心,深深触动了我。正好黑云集团包子轩先生,准备在巴士拉建设一座钢铁厂、一座发电厂、以及一座造船厂。这些可都是三菱的强项,而且因为联合飞机制造公司的关系,我个人同包子轩先生非常熟悉。”

  “他都敢投资,三菱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因此决定一起投资,扩大项目规模。两家企业分工协作,相信未来这几座工厂,一定能够创造辉煌业绩。”

  “而且巴士拉造船厂,前期规划,只是生产油轮和天然气运输船,可以说非常符合中东市场情况。至于你说开采石油同兴建工厂有没有关系;我可以告诉你,我们是先过去油田确定好合同后,包子轩先生才提议,过去巴士拉建厂。”

  媒体终于清楚,原来是伊拉克没有多余资金投入到油田开采当中;才被三菱捡到一个大便宜。其实想想也正常;毕竟两伊战争规模不小,双方都损失惨重。如果在不从外部想办法,那么单靠国内的实力,短期内很难发展起来。

  至于三菱所谓的定价权,只是忽悠一下日本命中。让日本人本能感觉,三菱石油肯定会便宜。同时也会相信,三菱这次在中东,的确是得到大便宜。

  其实这么说有些想当然,石油定价权,牵扯非常广,三菱重工开采一个小油田,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从二战结束到1972年,全世界的石油定价权一直掌握在欧美国家手里,此前全球几大产油国努力了10多年,试图从欧美手中抢回石油定价权,但都以失败告终。

  欧美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加上本国石油巨头庞大的资金、技术和设备,不断从产油国手里获得更多石油开采权。为了拿下更多石油开采权,欧美几家大公司联合行动,这让其它石油公司很难插足这里。比如你要去抢某个油田的开采权,欧美就联合起来打压油价;你买来后也不敢开采,因为开采越多亏得越多。联合起来用低价打压的手段非常有效,很快全球产油国基本被欧美七家公司给垄断了,他们就是著名的石油七姐妹。

  石油七姐妹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50年代,由意大利石油巨头埃尼公司的总裁恩里科-冯泰提出,石油七姐妹当时特指美国的美孚、埃克森、雪佛龙、莫比尔和海湾石油公司;剩余两家分别是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壳牌当时由英国和荷兰联合经营。当然并不只这七家,其它石油公司也有布局;只是他们实力跟七姐妹相比太弱了,所以很少被提及。不过他们都和这七家一起行动。

  欧美控制了石油定价权,按理说他们应该涨价赚取巨额利润。毕竟这些资本家都是贪婪的,但是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不断打压油价。甚至在50年代开始,让成品油的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