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四章 九龙仓争夺战1_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幅低价出售手中的油轮,在船灾的巨浪袭来之前闪电抢滩,准备登陆。

  再来说九龙仓。九龙仓的历史可追溯到1871年,英商保罗渣打在港创建香港码头及货仓公司,由于湾仔地皮限制,1875年迁往九龙尖沙咀西侧,后更名为香港九龙码头及货仓有限公司,简称九龙仓。大股东除创始人外,还有怡和等大洋行。渣打挂点之后,九龙仓落入怡和洋行凯瑟克家族手中。

  首先策马拖刀杀出来的是李超人。

  话说李超人对九龙仓垂涎三尺,先差人探敌情,探子回报,怡和系旗下共计持有九龙仓股份不到20%,只要暗中吃进九龙仓20%的股份,就可跟怡和开打。当时九龙仓发行的股份不到1亿股,每股市值常年在13—14港元之间徘徊,是港交所仙股一枚。到1978年初,市值不超过14亿港元,考虑九龙仓码头的大片地盘及零散物业,价值至少可翻几倍,明显低估啊。于是李超人设了一众暗盘,不动声色吸纳,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

  但是对于这种仙股来说,李超人这种买盘还是很明显,九龙仓成交额开始骤升,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开始出动,一时间里面是杀声震天,到1978年3月,九龙仓股价窜到每股46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这时李超人的持仓还不到2000万股,觉得股价太高了,暂停了一小会,其后以稍低的价格将九龙仓增持至20%的水平。

  这时候傻子都知道有人要搞九龙仓了,何况怡和这种老司机。李超人要拿下九龙仓,只能霸王硬上弓。但是当时超人虽是土豪,但还不是特别豪,弹药不是特别充足,况且对手也不是善茬,人家好歹是老牌洋行啊,如果对方组织火力反攻,李超人就前功尽弃鸟。所以入主九龙仓,对李超人来说还是十分艰巨滴。

  再看怡和那边,有人动自己的马子,能干瞪眼吗?切!怡和系开始抄家伙,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股份,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制权。霸特!怡和的现金储备也不足,无法把九龙仓股份增持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情急之下,跑到香港第一财团英资汇丰银行搬兵。据说汇丰掌门人沈弼亲自出马斡旋,奉劝李超人放弃收购九龙仓。

  李超人是个精明人,认为不宜同时与怡和、汇丰树敌,日后长江实业的发展,还要依仗汇丰的支持。如果扫了汇丰面子,汇丰贷款支持怡和,吃掉九龙仓就没戏了。权衡轻重,李超人最终答应沈弼停止收购九龙仓股份。此时,李超人已收购近2000万股。是否是九龙仓最大股东?李超人一脸懵逼,因为怡和一直未透露增持股份数量。

  李超人在上次偷袭九龙仓失败后就把股份全部卖给了包育刚,虽然暂时平息了怡和洋行的担心。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