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荆山书院_三国志之辅佐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npxswz各种乡村都市诱惑在荆州军的大力宣传下,大多数的难民都同意了迁往南方的方案.虽然路途遥远,虽然背井离乡,但在这烽火连天的乱世中,没有什么比生命得到保障,获得属于自己得以块土地更重要的了.

  于是在荆州政府的良好组织下,从汝南到江夏,江陵的官道上出现了这样的奇景,不断有成群结队,衣衫褴褛的百姓在官兵亲切照顾下赶往江南,虽然每一个人都是风尘仆仆,但在他们的眼中可以看到一种东西在流动,那就是希望.

  由于荆州密探的煽动,加上徐州百姓一直怀念这刘备统治的时期,后来这样的南迁热潮更是导致了徐州和淮南两地富户的集体外逃,等在前线忙的焦头烂额的曹操收到消息封锁边境,已经是为时晚矣.

  从建安四年七月到建安五年一月的六个月中,先后几百万人用各种方法逃到了荆州南部,他们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由于他们饱受战乱之苦,所以特别渴望能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园.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精神,蜀国只靠着这一代人就得到了四个绝不输于中原的繁华州郡.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由于大量人口迁移,这个荆州政府的行政能力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几乎所有人都忙的手忙脚乱,然而陆羽却惊奇的发现在这种时候他竟然什么事情都不需要作,在荆州政府那环环相扣,高速运转的结构中,陆羽发现自己竟成了一个闲人.其实在陆羽改造的行政体系中,陆羽起到的只是帮助刘备决策的作用,其他的具体工作都被无限度下放了,可以说在大方向定下后陆羽在其中的精神作用远大于他的实际作用.

  乐得清闲的陆羽带着一批泥瓦匠跑道了城外的荆山上,开始了他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一个计划.

  不到一个月,荆山的从林掩映中出现了一所红砖绿瓦的书院,一旁是傲然耸立的巍峨荆山,另一旁是清澈见底的白水潭.

  这是陆羽对这个时代文化结构改造的第一次尝试,由于牵涉太大,陆羽对文化领域的改革一直抱着谨慎的态度,只看他之前的几次改革都没有触及教育文化就可想而知.

  陆羽知道在这个时代,儒家思想文化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几乎所有的人才都深受他的熏陶,要想改变这种单一的取材模式,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而陆羽迈出的第一部,就是希望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学习杂学的风气,他将不久前根据自己了解的现代知识和遁甲天书写成的几本书拿出来,传授给书院招收的学生,随着一批一批的学生毕业,这种风气就会流传开来.

  一旦达到一定程度,他就会提出用考试这些知识来选拔官员.像如果要考工部的官员,就要考物理,化学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