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3章 朝阳升起(全书完)_帝国的朝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凉意的风吹过,吹去了南京这座“火炉”的闷燥,枝头上的知了正在阳光下发出最后的欢鸣,保养良好的草地在风的吹拂下,呈出一片涛浪,天空晴朗蔚蓝,阳光如金,只可见一块块平坦的绿地上,大小、一致的白色墓碑有序排列,墓碑鳞次栉比,宛如逝者的庞大军阵,声威浩荡,蔚为壮观。三十万余名东北军以及帝国陆海军官兵安葬于此,这里是他们的魂归之地,同样也是荣誉之处。

  无疑,这里就是完美的,这些英灵是完美的!

  也只有他们才能配得上这个名词。

  凌晨时分,在昭忠祠的那座壮观的中式宫殿前,几乎看不到任何参观者,因为时间太早了,现在许多人仍然沉寂于睡梦中。而在一个角落之中,一名穿着军装,头戴军帽的军官正默默的注视着远方。

  望着无名烈士墓前那些起身着黑色戎装扛着步枪的哨兵,他们在墓碑前有节奏地走二十一步,面对墓碑停留二十一秒,然后转身停二十一秒再反向行进二十一步。二十一象征军方仪式中的最高致敬,这是缘自于海军的礼炮,当然也是帝国军队的首创,实际上有关军墓的典仪都是在朝鲜统监时期,便一步步的完善,现在,在帝国军队之中有着一套整个堪称繁锁,但却极为庄严的军人葬礼典仪。

  就像此时的这些哨兵一般,他们同属于帝国陆军中的近卫军团——在古代被称之为御林军。而在南京,只有三个地方需要御林军守卫,一是皇宫、二是帝国咨议院,而昭忠祠则名列第三。

  甚至就连同昭忠祠所处的位置——紫金山,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象征,这里即是皇家别苑的所在同样也是明孝陵所处之地,所有的一切无不彰显着这些忠灵至高的地位。

  而御林军在这里实行的典仪则是在向为国牺牲的人致敬,而且是出于对一个普通人的尊敬。在这里日夜有士兵按照严格礼仪巡守,在这里,将军与士兵是平等的,将军不会高高在上,士兵不会身居其下,因为他们的生命是平等的,他们的牺牲是平等的。

  将帽檐压低,穿着无衔军装的唐浩然,看起来和普通的退役军人没有多少区别,他只是默默的站在墓地中,看着那一块块白色的墓碑,他的心中显得有些凝重,在这片象征着军人最高荣耀归葬地的国家公墓之中,三十六万八千余名官兵长眠于此,他们的灵位就供奉于无名墓后的那座雄伟而壮观的昭忠祠内享受着世人的尊重与纪念。

  而此时,置身其间的唐浩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将在退役的老兵一般,作为帝国的皇帝,他并没有在这个夏日离开南京,这个夏日因为局势紧张的关系,他取消了每年例行的庐山避暑,而这无疑是在向外国传递一个信号——局势紧张的信号。

  此时,身为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