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章 何物为稀 何者为贵(下)_问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我哪有什么见地……

  一念至此,余慈却是若有所悟:也对,其实他真有些感想的。

  从天地法则体系可知,修行其实就是一个整合相关衍生法则,寻觅最根本法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只能境界提升,法则的困缚就越来越少,距离根本法则越来越近。

  修士总是在一套最适合其目前境界的天地法则包裹下,和老天爷角力、妥协,谋求一个更合适的章程,一点点获得“自由”。

  若由此来看,所谓道基,就应该就是与根本法则紧密相关的某种组合吧,可以作为“道标”和“地图”,帮助修士梳理脉络。只是最终显化成各种不同的形态而已,如玄门金丹、释教舍利之类。

  拥有一个好的“道基”,才能与根本法则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少走弯路。

  便以余慈本人为例子,现在来看,他的道基应该是以生死符为基础,衍生完整的天垣本命金符,直指生死存灭的法则真谛,而心内虚空则为其阐,至于剑意、魔功等,都在外围,只不过是以生死真意贯之,不曾离弃冲突罢了。

  但真到真身轰破劫关,成就长生之后,如何处理,也是个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想到这里,他隐隐约约就知道,自己将来的修行的要点了。

  虽然余慈没有说话,花娘子却是当他已经明白――一位明辨天地法则体系,抓取生死法则为己用的人物,若说连这个都不明白,简直就是笑话。

  她径直说了下去:“长生之修行,为生灵与天地之共生也。既然不是一方独为之事,修行之中,又岂能不照顾天地之法度?只是,天道常变易,运数杳难寻……”

  她往鬼厌处瞥了一下,做了个隐隐的恭维,因为这正是鬼厌成就六欲天魔时,高歌而去的唱词。

  “当知天地常有而法不常有,极端而言,唯道恒存,天地亦有其所限、所毁、所亡之时。道友可曾前往域外,遥观星空深处,某处与我等真界一般的大世界毁miè、化生之景么?”

  余慈一时心驰神往,却只能道:“不曾见。”

  “那定要去见一见,方不负此生。”

  “像真界一般的大世界,几无边际,在时光浸染之下,都可能毁miè掉,而真界之中,看似日升月落,天然之法理,其实在数劫以来,也有变化。如今日月更替的长度,较三劫之前,已经长了七瞬,虽是微小,但不可不知,不可不察。日月更替已生变化,相应的天地之法度,难道就没有变化了吗?”

  “……”

  余慈忍不住抬头去看天空,只是劫云封闭天穹,难见星月,便是见了,他又怎么和三劫之前比对?

  不过他相信,花娘子不会拿此事欺他。

  “道者,恒也;天地者,长也;法者,时也。天长地久而难恒存,一时之法,岂可常哉?天地之法变易,修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