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5章 捅不破的窗户纸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5章捅不破的窗户纸

  成国公府。

  朱仪见岳父如此坚持,虽然觉得他老人家有些固执,但是还是依言又说了一遍。

  “……小婿临出殿时,陛下说,岳丈历仕五朝,早年间的经历和小婿相似,让小婿有时间,和岳丈谈一谈,随后……”

  “停!”

  胡濙终于发现了蹊跷之处,皱着眉头,似乎是在问朱仪,也似乎是在问自己。

  “老夫和你的经历,能有什么相似之处?”

  朱仪一愣,一时也说不出话来。

  是啊,他一个成国公府的小公爷,正经的勋贵出身,和纯正文臣出身的胡濙,能有什么相似之处?

  迟疑了片刻,朱仪开口问道。

  “岳丈您是长辈,按理来说,小婿不该打探您的旧事,但是陛下既有此言,小婿斗胆问一句,您早年间是否真的……”

  胡濙的早年经历,朱仪是知道一些的。

  但是,仅限于明面上的经历,更深层次的,朱仪毕竟是小辈,也没有过多问过。

  但是单就他所知道的,自己这位岳丈的仕途之路,也显得十分怪异。

  他老人家是建文二年的进士出身,当时被授为兵科给事中。

  太宗皇帝靖难之后,升任户科都给事中,然后……在这个位置上,胡濙整整待了十七年!

  再然后,他突然从七品的户科都给事中,被超擢为三品礼部侍郎。

  这是第一个奇怪的地方,正七品到正三品,中间差了八个台阶,如此超擢之事,翻遍整个大明朝也就这独一份。

  但是这还不算完,没过几年,仁宗继位后,他老人家又被塞进东宫,任三品太子宾客兼掌国子监事。

  要知道,宣宗皇帝早早的就被立为太孙,他自有自己的一帮班底,但是胡濙却偏偏被硬塞了进去。

  还有国子监,历来都是清流中的清流,在士林当中的含金量,仅次于翰林院。

  后来仁宗骤崩,宣宗继位,立刻便将他老人家迁升为礼部尚书,直到如今。

  换句话说,从考上进士开始,胡濙在七品的位置上,坐了近二十年的冷板凳。

  然后突然被擢升为三品大员,接着花了七年的时间,攒下了从龙之功和清流资历,直升七卿,跨过了很多官员一辈子都无法跨越的门槛。

  不,更准确的说,后面的这一步,他并不是花了七年,而是花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朱仪突然想起,当时胡濙被授为户科都给事中之后不久,便出京为太宗皇帝“访仙”。

  永乐十七年,胡濙家中老母病亡,按制请求回家守孝,太宗皇帝不许,并将他从七品都给事中,拔擢为了礼部侍郎。

  其后四年,胡濙虽然官职迁升,但是依旧在外“访仙”,直到永乐二十一年,他才被召回。

  从永乐二十一年到宣德元年,短短三年,便跃居七卿。

  往常的时候,因为是陈年旧事,他不好多问,也不曾细想,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