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7章 俞次辅被迫窃取了胜利果实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7章俞次辅被迫窃取了胜利果实

  和余俨一样,反应到如今交锋的真实双方的,自然不少。

  于是,无数或明或暗的目光,都落在了最前端的工部尚书陈循身上。

  面对着这神色各异的注视,陈循倒是老神在在的,并无丝毫异样。

  他既然敢做,自然不怕被人看出来。

  在众臣的眼中,陈循是一个饱读诗书,稳重谦逊的大臣。

  但是事实上,只有真正和这位老大人确确实实共事过的人,才会明白,陈循其实是一个谨慎中透着一股闯劲儿的人。

  当初内阁新晋成立,他为了举荐阁臣的权力,和王翺发生冲突,甚至敢在经筵之上,给这个新任的首辅难堪。

  其后,在内阁的状况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又敢毅然脱离内阁,转任排名不那么靠前的工部尚书。

  刚一到工部当中,在并不熟悉实务的情况下,敢于接下修筑大渠这样重大的工程。

  该激进的时候,陈老大人从不犹豫。

  但是,激进归激进,他只是敢于冒险,并不是鲁莽。

  不错,朱鉴昨天晚上的确来找过他,或者更准确的说,在更早之前,太上皇从宣府起行准备回京的时候,朱鉴就在信件当中,跟陈循提过这件事情。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隐约有着太上皇的影子。

  但是,他还是愿意在朝堂上帮助朱鉴,和之前的所有事情一样,今天的局面,陈循也自然有属于自己的考量。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东宫出阁备府,是一体的流程,这个流程无论对于朝廷来说,还是对于朝堂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从朝廷或者社稷的层面上来讲,东宫出阁意味着储本已经安定下来,从政治意义上讲,太子会频繁的出现在朝局当中,即便如今的太子,只是一个三岁的娃娃,也不例外。

  而从朝堂的角度来说,太子出阁,意味着清流科道的狂欢。

  从龙之功,可遇不可求。

  人的认知往往来自于经验,虽然历史上皇位斗争血腥频繁,但是实在的说一句,大明开国至今,还没有出现过更易太子的情况。

  所以,哪怕如今天家局面微妙,但是储本稳固,还是如今朝堂上的共识。

  何况,当初天子继位,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其中之一的交换条件,就是百年之后,让皇位重回太上皇一脉。

  更不要说,那份真正奠定的东宫牢固地位的手诏,如今还在慈宁宫当中放着,这份手诏,当初陈循可是亲眼见过的。

  当然,如果说单纯从私心上来说,任何一个人登上帝位,肯定都想传位自己的子嗣。

  但是,一来本身礼法在上,二来如今的东宫身份又和普通的东宫不同,三来……

  随着近一年多的磨合,朝堂上的众多大臣,也开始渐渐摸清楚了这位新天子的脉搏。

  这位陛下虽然不能说是无暇圣君,但是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