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八章 掌握舆论的必要性_异世界征服手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续有了第一阶段的成果。

  一些数据我附在了文件后头,您翻开就能看到。

  结合这些数据,我认为差不多是时候开始普及传统媒体这种概念了。”

  林立闻言,有食指沾了点唾液,将报告翻到了下一页。

  正如施泽鸿所说。

  在过去的半年中,兔子们在恢复生产的同时,也先后展开了各种层级的培训班。

  比较前端的就是赵钱举和王铁木这些流民所上的思通培训班,算是某种前置流程,懂的都懂。

  这种培训班内容相对复杂,门槛也比较高。

  从开始创办至今,连同尚未结业的学员也就五十多人,无一不是流民中的骨干。

  而除了思通培训班外,各个工厂也先后组织了多家夜校。

  这些夜校的职能很简单:

  不谈思想、不谈矛盾,只做基础教育普事项。

  教学内容主要以大莫界本土的文字为主,汉字拼音为辅。

  此外还会间接性的插入一些本土典故。

  如今半年多过去。

  赤县城内能够识别两百个以上文字的流民比例已经超过了40%,能够书写自己大莫语加上汉语名字的流民占比更是高达%。

  扣除掉那些年级太大无法只有行动的老年人、重症病患以及婴幼儿,成年人中文字的普及率已经非常之高了。

  当然。

  夜校教育能有这种效果,主要也和大莫界存在灵气有那么一丝关系。

  虽然普通人无法吸收灵气修炼,但长期在灵气的浸润下,大莫界平民在大脑这块其实发育的还算不错。

  因此教学效率比兔子们整体预期的要好不少。

  大约在四天多前,也就是赤龙商队出现的前后脚。

  最新的一份文字普查报告出炉了。

  当时的施泽鸿已经决定汇报征兵有关的提案,因此他对于这份新晋报告也表示出了高度重视。

  “我亲自和几家夜校的校长打了电话,确定了这些数据的真实性。”

  办公室内,施泽鸿正在向林立述说着自己的准备工作:

  “在多方核验无误后,我这才把相关方案加到了文稿里,一起带了过来。”

  随后他顿了顿,拿起‘雨前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咱们在城中首先成立一家广播电台,将渠道接入各家工厂,利用空闲时间播报一些城中要闻。

  咱们营地里有不少顶尖的笔杆子,一个八万多人又正处于两种文化交汇期的城池,也不怕没有故事和新闻讲。

  然后我打算在电台名下成立一家报社。

  模板类似当初的工人报,同时对外也进行收稿。

  赤县城此前的富裕阶层虽然数量不多,但细数起来也还是能找到不少的。

  据我所知,其中便有一些爱好写文作诗的人。

  例如魏念东,他似乎就曾以什么‘老阴吃小鸡’的笔名写过一些....唔,比较有特色的文章。

  实在不行,就先找他来试试嘛。

  而一旦有了属于我们的舆论渠道,征兵工作就非常好展开了。”

  听到施泽鸿的安排,林立不禁眼露思色。

  就像施泽鸿所说的。

  一旦舆论端口被掌握在手,很多潜在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譬如征兵这事儿。

  报社可以专门腾出一期内容,采访一位被刷下来的流民青壮。

  通过直接参与者的角度公开相关过程,最后再来一句诸如‘我下次一定会坚持下去’的口号打底,这无疑就会显得透明了许多。

  很多事情其实不怕你不知道,就怕你没有直接了解的渠道,同时还被一些风言风语给糊弄了。

  例如本土的网文界,有位写校花文的作者。

  此人的体型比普通作者宽一些,因此他的书自然也就比普通作品要长一点。

  一本小说写了近万章,整整数年没有完本迹象。

  于是就有人说他此前签了一份一个月2两万的保底合同,现在死活不完本,就是为了抓着网站薅羊毛呢。

  实际上了解内情的都知道这个谣言有多可笑。

  那位作者在无线端火的简直不要不要的,一个月稿费大几十万,只不过人家的主阵地不在主站而已。

  这就是透明度的重要性,有些事情说穿了其实就那么回事儿。

  注:

  今天三更奉上,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